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年,是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关键之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是学校硕士学位点创建提升、综合改革深化和人才工作推进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实干工作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深化综合改革,突出内涵发展,推进质量提升,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动制度创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创建工作,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建校70周年。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点工作举措任务清单。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政治建设方向引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强特色”“解难题、惠民生”30项重点任务落实。强化政治担当,加强政治监督,深化“四个服务”,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责任领导:陈润、张勇、谭中元,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新思想和全会精神列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重要内容,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多种形式宣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切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责任领导:张勇,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3.加强领导班子、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和工作制度,勇于自我革命,弘扬斗争精神,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凝心聚力,务实担当,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成效。持续开展干部“双提”活动,完善“学训研讲用”教育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完成新提任处级干部任职试用期考核。建立完善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责任领导:陈润、张勇,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纪委办公室,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4.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以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双创”工作,细化建设方案,加强示范点建设,强化工作指导,建好信息化平台,着力形成品牌效应。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落实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推进二级学院“两个规则”落实到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完成党支部按期换届工作。开展学校第二批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工作。深入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抓实“书记项目”,开展“三好”案例评选,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着力打造“融合”党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开展党员“双争”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责任领导:陈润、张勇,牵头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5.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深化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标“六个围绕、一个加强”,认真做好接受十届省委第九轮巡视工作,全面抓好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不断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提高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落实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整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我省实施细则。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兴奋进实干之风,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协同,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加强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不断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责任领导:陈润、张勇、谭中元,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审计处、机关党委,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
二、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6.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最重要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制订防控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有序有力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责任领导:校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7.推进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地。强化二级单位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严格实行疫情防控工作包保责任制。聚焦“内防输入、外防扩散”,落实“六个一律”要求,做到防控工作“十个落地见效”。实施“人盯人”工作举措和网格化管理,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全面掌握学生动态。认真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稳妥制订2020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落实错时开学错峰返校要求,提前谋划防控措施,加强后勤管理服务保障,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做好开学准备。加强舆论引导,围绕战“疫”经验、典型人物及防疫知识等发声传音,及时回应关切。加强依法防控疫情教育宣传。强化校市联防联控。动员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坚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大战,答好改革发展稳定大考。(责任领导:校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三、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8.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对标对表我省“551”工程、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硕士学位点突破和“十四五”发展,制订《中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委员会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关于落实<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试行)>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强化工作举措,确保落到实处。(责任领导:郑朝贵,牵头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9.科学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梳理“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成绩,总结经验、固化成果。立足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五年实施方案以及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分析“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面临形势,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科学制订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二级学院规划。(责任领导:郑朝贵,牵头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0.精心办好70周年校庆。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师生校友,筹集办学资源,传承学术文化,扩大学校影响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举办庆祝建校70周年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举行系列高水平学术活动。完成校史馆建设。出版《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校史(2011-2020年)》。加强校友联络,服务校友、团结校友,举办系列校友校庆活动。(责任领导:陈润、郑朝贵、张勇,牵头责任单位:校庆筹备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四、深化综合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11.落实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年度综合改革清单,细化任务分解,压实工作责任,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事管理、内部治理、开放合作、评价激励等方面改革。强化过程监督、年度考核与绩效评价,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责任领导:陈润、郑朝贵,牵头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2.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修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完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公共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推进大学计算机、大学外语等课程改革。制订定编、定岗方案,推进人员总量管理。强化综合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施辅导员职称评审改革。推进科技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制(修)订科研团队、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科研仪器设备、横向科研项目配套经费等建设和管理办法。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责任领导:郑朝贵、张勇、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学生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3.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效能。完成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继续开展制度创新与建设工作,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充分发挥制度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依法办事能力。(责任领导:陈润、郑朝贵,牵头责任单位:办公室、科技处、宣传部、校工会,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14.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出台关于落实信息化办学定位的意见。扎实推进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项目建设,确保取得实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及管理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智慧管理水平,持续推进综合服务门户系统建设,实现所有数据共享,支撑和服务治理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探索区块链+高等教育思路、方法与应用。(责任领导:郑朝贵、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五、打造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5.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出台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做好物联网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力做好一流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以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左右。深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确保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物联网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认证工作,新增1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继续做好省级专业评估工作,力争取得好的效果。统筹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紧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专业校内预警与退出审核工作,停招专业2个以上。(责任领导:郑朝贵、李庆宏,牵头责任单位:教务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6.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全力做好一流课程申报工作,通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门以上、省级3门以上。推进课程综合改革,优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联合开发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提升课程应用性品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合理提升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着力打造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项目)、社会实践课程等五类“金课”。(责任领导:郑朝贵、李庆宏,牵头责任单位:教务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7.落实“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开设专题“教学论坛”“教学沙龙”,编印教育读本,开展学习研讨和培训,举办主题教学比赛、示范教学观摩、课程说课活动等,促进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推进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工作,开展基于OBE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将落实OBE作为基本要求纳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智慧教学建设和应用。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文化。(责任领导:郑朝贵、李庆宏,牵头责任单位:教务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18.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实施“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和“五年一周期”教育教学轮训制度,对全体教师进行分类培训、系统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研究、创新和实践指导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办好各类教学比赛、教学论坛、教学沙龙、教学示范观摩等活动。鼓励教师加强合作交流,着力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团队核心成员。扎实做好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深入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基本教学活动“双基”达标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高质量承办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20年年会。(责任领导:郑朝贵、李庆宏,牵头责任单位:教务处,协同责任单位:人事处、科技处、各二级学院)
19.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出台关于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设若干意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出台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专创融合”“师生共创”“青年红色之旅”等“双创”活动。落实学分累积与转化机制,加强创业类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50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以上。获得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奖项1项以上。推进三个实践课堂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实践育人质效。(责任领导:郑朝贵、李庆宏,牵头责任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科技处、校团委)
六、持续强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与成果质量
20.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深入落实学校加强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建设。对标省级一流学科,着力培育和建设4-5个优势学科。持续推进“369”学科建设规划实施。依托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遴选1-2个校级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实景地理环境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继续开展校级科研机构遴选工作,完成2014年遴选的校级科研机构建设期考核。成立学校(产业)工程研究院,完成资产运营公司组建工作,加强天长分中心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学校人文社科类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强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小岗村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提升平台建设效果。(责任领导:郑朝贵、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21.全力推进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单位建设工作。完善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加快对标建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科技成果、办学经费等核心指标专项建设,确保基本达标。推进地理学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确保2021年达标;推进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确保2022年达标。深化落实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强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责任领导:郑朝贵、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协同责任单位:相关二级学院、部门)
22.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加强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培养。遴选1-2个实践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较强的校级科研团队进行培育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科研团队。加强优势领域标志性成果培育,催生高质量标志性科研成果。年度科技到账经费达到6000万元以上,其中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60%。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力争发表二类以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5部。承办1-2次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责任领导:郑朝贵、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23.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推进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学科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深入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智慧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为解决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引领与示范。加强食品与生物技术、材料化工、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面向行业产业形成2个以上稳定合作基地。深入开展“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落实合作项目不少于教授和博士总数的1/4。持续推动继续教育工作,深化社会培训,稳步推进学历教育工作,提高质量、扩大影响。进一步做好定远县定点扶贫及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未脱贫户全部脱贫,巩固深化脱贫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推进面向定点贫困县采购农产品工作。(责任领导:陈润、郑朝贵、张勇、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扶贫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七、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24.全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持续推进“人才高地建设计划”,制订和落实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办法。拓展引才视野,创新引才方式,强化工作责任,加强条件保障,加大考核奖惩,提高引才效果,落实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其中引进博士30人以上,学校生师比达到18:1。(责任领导:郑朝贵、张勇,牵头责任单位:人事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25.加强师资培养和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落实年度教师教育培训计划,持续实施“博士化”工程。深入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双能型”教师评价标准,制订分级评定办法,促进教师“双能”素质提升。制订促进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培育校级创新团队3个以上,力争获批省级创新团队1个以上。统筹推进“引育稳用”,密切联系沟通,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强化教师法治、纪律和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继续开展师德年度考核、新教师入职宣誓、“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评选、从教30年教师表彰等活动。(责任领导:郑朝贵、张勇,牵头责任单位:人事处,协同责任单位:教务处、科技处、各二级学院)
八、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6.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和联动反应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全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全面提升育人工作水平,力争以良好成绩通过省教育厅中期评估。实施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推进智慧思政,充分发挥易班等平台作用,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工作质量。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完成学校社科联换届工作。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厚植学生爱国爱校情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新生启航教育,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持续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树立文化自信。(责任领导:张勇、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27.提升学生工作水平。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工作理念,按照“项目化、品牌化、示范化”思路,完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开展班级质量提升行动。深化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制度。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新增辅导员16名。落实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队伍竞争力和服务育人能力。认真总结和改进学生安全工作,强化风险研判和管控,保证学生安全。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推进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效果。(责任领导: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学生处,协同责任单位:教务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28.着力创建优良学风。大力开展以建设学习氛围、文明氛围、创新氛围为主要内容的学风建设主体活动。加大学风督查力度,强化学生学习和发展指导,进一步落实本科生班导师制度。组织开展学业困难学生“一对一”重点帮扶活动。开展各类评选表彰,强化优秀典型示范引导。(责任领导: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学生处,协同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29.提高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质量。优化招生结构,招生规模4800人,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双创”教育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批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积极通过线上方式,精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办好校园招聘活动,做好考研学生指导和服务工作。多方拓宽就业创业市场与渠道,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滁州市市直园区用工调度任务。完成2016届和201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第三方评价工作。高质量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责任领导:郑朝贵、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招生办、学生处、校团委、党委武装部,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
九、深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30.深化落实校地合作。落实市校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常态化组织开展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推进与行业企业合作,申报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巩固和提升合作成果。深入推进与六安、安庆、蚌埠等市的政产学研合作,取得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深化与“双一流”立项建设高校及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长三角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合作,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责任领导:郑朝贵、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1.推进国(境)外合作交流。加强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合作,确保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举办第三届食品低温加工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与网络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合作举办第七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促进交流,扩大影响。选派30名以上教师出(国)境交流学习、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赴国(境)外高校开展交换学习、游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吸收20名国外学生来校留学。(责任领导:郑朝贵,牵头责任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2.深入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推进地方文化传承,深化文化交流。扎实做好“凤阳花鼓”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工作,完善建设方案,抓实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环节,落实工作任务,突出育人功能,为地方文化发展助力。继续做好承担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建设,提升服务决策能力,被地方政府采纳或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3份(篇)以上。(责任领导:郑朝贵、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处、发展规划处、音乐学院,协同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务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十、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33.加强财务科学管理。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强资金筹措能力,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元,实现办学收入持续增长。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防范财务风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校内经济秩序。规范简化财务报销审批流程,提升财务管理和服务水平。(责任领导: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财务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4.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推进滁州正大有限公司搬迁工作。完成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开工建设会峰校区实验实训1号楼、人才公寓。完成会峰校区塑胶运动场、琅琊校区大礼堂改造。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品位。(责任领导: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5.加强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展资产清查,配合做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绩效检查。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政策,规范有序完成政府采购工作,推进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规范校内采购及自主采购行为,推进采购信息化建设,做好电子采购平台使用推广。继续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责任领导: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资产与设备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6.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开展2019年度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做好竣工工程结算审计、在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继续加强对学校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责任领导:谭中元,牵头责任单位:审计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7.优化后勤管理服务。推进后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和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完成会峰校区教工餐厅建设。加强对食堂、宿舍等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和宿舍安全。巩固学生食堂“提质稳价”成果。加强房产管理。以节水节电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责任领导: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后勤管理与基建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38.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预防排查化解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社会领域等各种风险,确保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强化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应急演练,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物防技防建设,推进校园安全管理智能化、可视化。扎实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网络安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责任领导:张勇、吴开华、陈桂林,牵头责任单位:安全保卫处、党委宣传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十一、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共建和谐幸福校园
39.提升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发扬“思变尚新、务实求真”学校精神,着力建设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质量文化,倡导改革创新、协同合作管理文化,弘扬敢于担当、崇尚实干价值文化。落实文明创建“十大提升行动”,全力改进薄弱环节,着力提升创建成效,力争成功获批全国文明校园。持续助力滁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守正创新,加大内外宣传力度,讲好蔚园故事,力争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实现新突破。(责任领导:张勇,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40.凝聚发展合力。召开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落实提案办理工作。按规定组织召开二级教代会。扎实开展团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落实学生会改革实施方案,召开学校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意见》,促进社团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做好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责任领导:张勇、吴开华,牵头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校工会、校团委、离退休工作处,协同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各部门)